參加 粘巴達假日學校
目前來到第五年
這塊純粹自然的土地
房子自己搭建
遊戲自己想像
米飯自己炊煮
友誼自己鞏固
孩子腳踏實地
卸下心防戒備
認真體驗太陽/ 空氣/ 水/ 泥土
慢慢找到自我在團體的定位。
很喜歡孩子這樣認識自己
用原始本性
在一個沒有過度包裝的環境
學習如何像章魚一般
伸展觸角去試探那些看來有趣的
擴張感官去體驗那些因陌生而畏懼的
鑽研力量去挑戰那些曾被設定的極限
在過程中逐漸成長
.
母職至今
唯一體認是耐心
捏塑出大致形體
就不太容易更動
得慢慢地修邊
細看哪裡需要貼補
但形體擁有主觀意識
會呼吸會移動而時近時遠
這雙在旁捧著護著守著的雙手
分寸著實難以拿捏
母親總是期許孩子
變得勇敢
變得慷慨
變得溫柔
成為一個擁有愛的餘裕的人
愛自我愛別人愛這塊土地
.
分享懋哥的暑假作業之一
因為疫情停課
老師請孩子自定任務努力完成即可
他因為對台灣歷史一直很有興趣
上網閱讀大量資料後
用自己的方式吸收消化
用他覺得可以與同學分享的程度
做出六種傳統童玩簡報
幾乎都是假日學校玩過的。
喜歡他願意分享和那背後所隱藏的體貼細膩
原來種子真的會生根發芽
在孩子心中累積能量
最終長成大樹
像媽媽最初期許他的那樣
.